首页 > 汽车新闻 > 汽车新闻 > 上汽大众二次续约只签10年传递什么信号?

上汽大众二次续约只签10年传递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4-12-10 12:36:40来源: 18836995956

大众汽车集团对中国市场长期战略的重心和支点可能正在发生变化。该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大众”)第二次续签的合资协议的期限明显缩短了。

 

11月26日,在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之际,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从2030年延长至2040年,这比上一次2002年的续约短了10年。乐观的解读认为大众汽车集团仍然将中国视作最重要的市场,延长上汽大众合资期限就是最好的证明。悲观者则认为该集团已经意识到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而且,在大众安徽成立之后,南北大众的重要性将逐渐降低。

作为国内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合资品牌之一,上汽大众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和多个爆款产品,在国内燃油车市场一直是王者级的存在。但在智能新能源时代,上汽大众和其他合资品牌一样掉队了,虽然近两年也开始发力,整体表现却难重现燃油车时代的辉煌,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

上汽大众二次续约时间缩短,双方合作关系变得微妙

今年是上汽大众成立第40个年头,上汽和大众第二次续约后,上汽大众的合资期限将延长到2040年,未来还有15年时间。

 

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的首次合资签约是在1984年10月份,上汽大众也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当时约定的合资期限为26年,至2010年满。

 

​2002年4月份,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提前8年续签上汽大众的合资协议,将合资期限延长20年至2030年。而今年11月26日是双方第二次续约,提前6年续签,将合资期限延长10年至2040年。

从第一次提前8年续约,延长合资期限20年,到第二次提前6年续签,延长合资期限10年这一事实不难看出,在中国政府取消合资股比限制且汽车市场快速变革的背景下,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信心明显没有2002年第一次续约时那么强了。

过去几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变化很大,一是在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之外,成立了大众安徽。上汽大众的股权结构为50:50,一汽-大众为60:40,但大众安徽则是由大众集团控股75%,因此,也被认为是大众集团的亲儿子。并且,大众安徽还前所未有地使用了一个全新的金色logo,以区别于南北大众。大众汽车集团也在安徽合肥投入巨资,建立从研发生产,到测试,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庞大基地。此外,奥迪品牌也拓展了新的业务,在一汽奥迪之外,拓展了奥迪一汽、奥迪上汽两个新项目,且都由奥迪主导。其中,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由奥迪和大众持股60%。

2023年,大众还与新势力品牌小鹏汽车展开合作,双方共同开发全新的整车平台和电子电气架构,小鹏也将为大众打造两款纯电动车型。

从这一系列布局不难看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业务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加强自己对这些业务的控制力。笔者认为,这对它有利。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合资,它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已经非常透彻,即使没有中方合作伙伴,它在中国市场也能玩得转。但对上汽和一汽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它们此前过于依赖合资公司,随着合资公司销量下滑,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这种依赖的后果越来越明显。

上汽大众加快新能源攻势,增程式电动车也提上日程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当下的重点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尽快突破,这有助于坚定股东双方对它的未来前景的信心。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在上汽大众合资合同续约仪式上表示,面对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趋势,股东双方将融合各自优势资源,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

 

​按计划,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1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新能源方面,上汽大众将从2026年起推出7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也就是大众和小鹏合作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将首次投入市场。同时,还将推出3款插电式混动车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还规划了2款增程式车型,这也将是大众品牌首次推出增程式电动车。此外,2025年,奥迪上汽项目推出的AUDI品牌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也将在年中推向市场。

 

2024年1-10月,大众汽车(含奥迪)在国内市场的上险量为2271222辆,其中一汽-大众上险量为1315492辆,占比约58%;上汽大众上险量为945032辆,占比约42%;大众安徽和进口大众总的上险量为10698辆,占比0.47%。从销量来看,上汽大众要比一汽-大众弱一些。

 

​但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的表现更强势。今年1-10月,大众汽车(含奥迪)上险量为180284辆。其中,上汽大众(含奥迪)的新能源车型上险量为115628辆,占总量的64.1%;一汽-大众(含奥迪)的新能源车上险量为61675辆,占总量的34.2%。上汽大众的新能源销量几乎快达到一汽-大众的两倍,也是大众在华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贡献者。

按产品类型划分,今年1-10月,上汽大众纯电动车型上险量为108723辆,占比94%,插混车型上险量仅有6805辆。但当前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增长迅猛,增速超过纯电动车型。因此,上汽大众增加插混/增程车型的投放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据笔者了解,上汽大众未来将要投放的插混和增程车型都将基于上汽的平台开发。

虽然早在2020年,原大众中国CEO冯思瀚公开吐槽过增程式电动车为“最糟糕的方案”,因为从环保角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形势比人强,大众的坚持架不住“真香”定律。从2021年至2023年,国内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06%、116%及173%,而同期的纯电动车型增长率为157.4%、67.5%及24.4%。短期来看,想要快速提升新能源产品销量,推出增程式车型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很多国内的新能源品牌都是依靠增程式电动车快速上量的。上汽大众推出增程式电动车虽然有些尴尬,但却是“更懂中国市场”的做法。

总结:基于上汽大众第二次续约延长的合资期限不及第一次,以及中国政府放开合资车企股比限制后外资的动向,笔者判断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对未来长期合作的信心没有之前那么强。但从现在到2040年还有15年时间,当中可能会有很多变数,比如大众安徽的运营是否成功,大众汽车集团和上汽集团未来的实力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上汽大众的前途和命运。

汽车新闻更多>>

2024美国车市回暖,本田逆袭Stellantis跻身前五,混动能否再超电动车? 新能源车企2025:盈利之年,谁能率先突围? 充电桩车位长时间占用AI识别系统 电动汽车充电站燃油车占用监测 入门电动车性价比真相:这两款低配真的值得入手吗? 法拉利首款纯电动车型F222有望今年投产 ,预计售价约367万人民币 新能源车2025:盈利与交付双重考验,谁将脱颖而出? 锂矿储量跃升全球第二,新能源车降价五成却没那么简单! 春运高速充电不再难,新能源车主可安心回家过年! 大屏、大空间、大角度后轮转向,领克900将是今年旗舰SUV新标杆? “暖男”相伴,冬天也能轻松露营,深蓝S05了解一下! 东风柳汽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全新重卡平台乘龙H7 Pro亮相! 比亚迪智驾看强汉 媒体齐聚2025款汉高快+城区智驾抢先体验营 “油电同智”战略显成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年销超114万辆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成为第9届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 可醇可电可油! 吉利今年内将推两款全新“超醇电混”产品 吉利控股全面践行《台州宣言》 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 MX-5最强性能道路版来了,马自达不再保留 领克09产品矩阵单一,搭载2.0T+48V轻混,配置没有明显短板 探店全新宝马5系,颜值高,内饰档次感足,智能化水准提升,真香 体验福特锐际:优惠达4万,全系2.0T+8AT可选四驱,值得购买吗? 比亚迪海豹荣获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奥迪式前脸,比亚迪汉同款尾灯!奇瑞风云A8L改款换面大升级 长4米77,配1.4T和10.1英寸大屏!捷达VA7叫板轩逸朗逸能赢吗? 小米YU7最新谍照曝光:前轮后方增设进气口,长后悬设计独树一帜 亦庄牵头申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晋级“国家队” 全新亚洲龙逆势热销一涨再涨:成功没有巧合 价值至上是根本 关润再掌棋局:鸿海“抢亲”日产,能否续写汽车业传奇? 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做客央视直播间,畅谈问界“新豪华”发展之道 消息称特斯拉正与美国得州进行初步谈判,以实现 Robotaxi 落地 Cybertruck确定入华,1月1日开售,特斯拉:中国官网已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