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上市 > 新车上市 > 吉利27年深耕,产教融合绘多方共赢教育蓝图

吉利27年深耕,产教融合绘多方共赢教育蓝图

发布时间:2024-05-27 11:03:49来源: 15210273549

这个夏天,吉利学院将迎来迁址成都后首届普通本科毕业生。

  5月24日,“张朝阳的物理课”首次走进吉利学院,课后,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学博士张朝阳进行了一次关于“逐梦”的对话,谈论到人才教育理念,并向毕业生送出了寄语。

  李书福表示:“只要心中有梦,你就有持续奋斗的动力!”他还特别提到,千万不要放弃梦想,“要像逆流而上的鱼一样,持续奋斗”。张朝阳则提出“三个终生”,即终生学习、终生努力、终生折腾。

  这是吉利学院迁址成都的第四个年头,这段时间里,学院紧紧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现了校地共赢。与此同时,吉利学院也成为吉利教育高质量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

  结出盛大的“果”,源于此前种下的不同寻常的“因”。

  1997年,吉利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深感汽车行业人才匮乏之痛,在浙江台州临海成立了第一所吉利学校。

  27年来,吉利不营利也要办学,创办吉利学院、三亚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和办学层次,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塑造了教育新模式,打造出中国民企办教育的独特标杆,并由此让业界和社会看到了中国教育未来的多元发展。可以说,吉利教育持续深耕背后,藏着中国民企办教育的进化密码。

  渴望改变人才匮乏的状况,无疑是吉利深耕教育的“因”,吉利学院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则是吉利教育的一枚硕果,第一批本科毕业生正是这枚硕果“含金量”的展现。

  四年时间里,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吉利学院毕业生学到了“真本领”,练就了“硬功夫”。深入了解吉利学院办学理念及相关成果后,张朝阳发现:“产学研结合,这是吉利学院的特点,学以致用。”

 

  正因如此,给学院学生上物理课之前,他开门见山:“你们是在一个代表未来、代表教育方向的学院,祝贺你们!”

  【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对话环节,面向吉利学院学生,张朝阳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毕业以后,工作都是有保证的?”

  很快得到答案:“绝大多数是有保证的,而且学生的价值越来越高。”

  这一问一答的社会背景是,这个5月,不少年轻人遭遇“就业难”,另一方面,人才紧缺同时成为热门话题。

  5月21日,“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联盟”成立,其援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称,我国相关人才缺口高达30万。

  这之中,上海作为我国集成产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产值占全国近四分之一,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却有10万之多。

  在汽车行业,人才紧缺也备受关注。

  5月初猎聘发布的《汽车行业人才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汽车行业人才紧缺指数(TSI)高于全行业水平,招牌难度相对更大,进入2023年,“智能型”汽车人才供需矛盾也逐渐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汽车行业新发职位分布城市TOP20,还是汽车行业求职者投递城市人才分布TOP20,成都、重庆均榜上有名。

  上述两个热门赛道,正是吉利教育持续发力的关键赛道。以集成电路为例,吉利学院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还特别聚焦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万亿产业。

  据电子信息教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吉利学院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而在汽车人才领域,吉利教育更是深耕多年。2023年,吉利技师学院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这方面,吉利学院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另一个万亿产业——汽车产业,重点建设汽车相关专业,创办了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等二级学院,也开设了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扩展来看,凭借新能源、芯片设计、储能、电控电视、人机交互等前沿学科建设,和与此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27年来,吉利为社会累计培养包括汽车行业人才在内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18万。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全国相关行业的各类企业就职。

  通过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外溢”,吉利教育既不断培养、输送着人才,也驱动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促进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的升级。

  毫无疑问,这正是吉利教育的毕业生“工作有保证,价值越来越高”的底层逻辑。

  【持续进化,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

  上海集成电路人才紧缺,为此,成立“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联盟”。这意味着,填补人才缺口,产教融合是“密钥”。

  这也契合教育学者熊丙奇的观察。在他看来,我国确实存在“企业人才荒和学生就业难”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必须推进产教融合,并形成长效机制。

  之所以强调“长效机制”,是因为有些产教融合停留于形式。

  熊丙奇表示:“当前,不少高校推进的产教融合,浮于表面,很难深入,如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基本只是开一两次讲座,而不是带教学生。企业、技能人才、高校三方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怎样才能避免“浮于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吉利教育的战略是,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培养一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目标,聚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这背后,企业作为办学主体,吉利对经济转型与产业变革的感知能力更强,让吉利教育的学校能够先于其他院校感受到“春江水暖”,也更有探索和尝试破解高等教育领域困难和挑战的紧迫感。

  具体策略是,将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得更接近市场和产业的需求,为师生创造“真题真做”的机会与平台,进而“打破人才规格与企业需求错位、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转型和产业变革的困境”。

  这些年来,坚定走产教融合之路,吉利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已经发展到了3.0版本。

  简单来说,1.0版本的校企合作,即校企共同制定人培方案、共育人才、共建双师型队伍,共享校内外实习场所等。

  2.0版本的校企合作,是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由企业提出胜任关键岗位人才标准,学校用作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指南,校企将学生高价值岗位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结果的评价标准。

  3.0版本的校企合作,是吉利各本科院校开始逐步融入所合作的头部企业的科创体系,学校自带“干粮”,即自筹相应的研发人才和相应的研发资金,加入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系统。

 

  从产教融合3.0版本不难看出,吉利聚合教育链和产业链资金、资源,使吉利教育成为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系统的关键力量,最大程度为社会进步、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需要说明的是,不只是产教融合持续进化,不断培养应用型人才,脚踏实地的同时,吉利教育也在仰望星空。

  事实亦是如此,吉利学院以工学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和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去年,吉利学院获批四川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而今年,吉利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将毕业。

  三亚学院则拥有旅游管理、社会工作、电子信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且是国内唯一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的民办高校。

  李书福曾说:“吉利办学是在自由探索,要把塔基做大,塔尖做高。塔尖做高,即办学层次要不断提升;塔基做大,是指教育要产生规模优势,使学校能够持续发展。”

  做大塔基,做高塔尖,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不断推动人才升级产业升级,吉利教育仍然在不停进化。

  【千人千面。助力更多人实现更高价值】

  “上大学,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自由探索能力”,2020年,李书福在吉利学院开学典礼上的一席话,道出了吉利教育的核心思想,即“千人千面”。

  这也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如何“助力每一个梦想”,无疑是当下教育模式下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

  和张朝阳对话时,李书福介绍称:“吉利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实现每一个学生一个学习大纲,每一个学生到学校里,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千人千面,因材施教,而不是千人一面。”

新车上市更多>>

丰田官宣新款卡罗拉Cross,新增GR SPORT车型,百公里油耗约4.0升 测试:2025款凯迪拉克CT4-V实力不俗 雷克萨斯的中型SUV,北美风格设计,提供多套动力组合,支持快充 东风华为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产业升级新纪元重磅开启 东风汽车集团与华为深化合作 12.98 万买辆纯电车,续航 610km,还带快充,试驾五菱星光 EV 主打城市通勤代步!2026款宝骏悦也Plus即将上市,续航提升 价值创造破除汽车业乱象 长城汽车战略定力领跑行业变革 本田 2025-2035 年未来车型规划 塞力斯VS比亚迪~智能汽车的塞力斯和电车的比亚迪谁实力更强 9W多的吉利银河E5,让零跑比亚迪车主集体破防 2025款奥迪S8:修长身躯下的性能猛兽,奢华与科技的终极交响 联想集团杨元庆:中国制造的优势无可比拟 迷你mini剃须刀什么牌子最好用?全方位实测五大招牌热门单品 2026款雷克萨斯ES登陆欧洲市场,纯电/混动可选! 新款智己L6实测续航强势达成96.4%,数据可信 续航684.5km达成率96.4%,新款智己L6实测成绩公布 \"华系MPV头把交椅\",还得是传祺向往M8乾崑 中大型轿车降至9.48万起,配无框车门+8295座舱,家用性价比高 起亚狮铂拓界5.5代:全面进阶的智能SUV新标杆 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助力东风奕派2025款eπ007智雅领航,型动上市! \"可增程可插混\",四驱激光雷达,传祺S7是家庭用车的理想形态? \"华系MPV头把交椅\",还得是传祺向往M8乾崑 2025款五菱星光将于5月28日正式上市!最大续航可达610公里 长城音乐沙龙开启,郎朗与小钢琴家们相聚居庸关 比亚迪“新能源SUV”,官降3万,配置拉满,高速跑1000公里没压力 豪华车的“真香”还是“打脸”?奥迪车型大比拼,谁能赢得你的心 日系车企三强电动化突围:丰田稳健、本田阵痛、日产生死局 新一代丰田RAV4最新预告图发布:外观更硬朗,5月21日发布 如何看待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BrandZ最具价值车企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