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上市 > 新车上市 > 马自达与别克哪个的车更胜一筹?过来人:你开个7年,区别很明显

马自达与别克哪个的车更胜一筹?过来人:你开个7年,区别很明显

发布时间:2024-05-19 10:53:51来源: 15210273549

在市场上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马自达和别克都是颇具盛名的品牌,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定位。马自达以其创驰蓝天技术和运动化设计著称,而别克则以舒适性和高端制造工艺享誉市场。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一个关键的购车考虑因素是车辆的长期耐用性和性能保持情况。本文将通过对比两个品牌具有代表性的车型——马自达3和别克英朗在使用八年后的表现,来分析哪一品牌的车辆更能满足长期使用需求。

说到开车,谁不想开个省心的好车?咱们今天就聊聊开了好几年的马自达3和别克英朗,看看这两款车时间一长,究竟谁更能经得起考验。

 

先说说马自达3,这车当初买的时候,就是冲着它那运动的外形和不错的操控性能去的。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号称能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排放,听着挺高大上的。但说实话,开了这么多年,这车的发动机表现还真是硬朗。不过,也不是没毛病,这车的保养确实比一般的车贵那么一点点,毕竟,日系车嘛,维修和配件有时候不是那么好找。

再来看看别克英朗,这车在国内可是有着不错的口碑,舒适性好,空间也宽敞,特别适合家用。而且,别克用的是通用汽车的标准发动机,耐用性自然是有保障的。开了这么久,英朗的发动机表现也相当稳定,噪音控制做得好,坐在车里挺安静的。不过,别克的油耗相比马自达就高那么一丁点,长途跑起来,油费是个不小的开销。

 

说到车身,马自达3用的是那种加强钢,车身强度真不错,小剐蹭小碰撞,对这车来说都不是问题。但别克英朗那个七层涂装工艺也不是盖的,几年下来,车漆依旧亮丽如新,防腐防锈效果杠杠的。

 

底盘和悬挂系统,马自达3走运动路线,悬挂偏硬,过坑洼路感觉明显,但这也让驾驶更有感觉,尤其是拐弯的时候稳得很。别克英朗就显得更为舒适,它的悬挂调校偏软,大部分颠簸都能吸收得很好,坐在车里就像坐沙发一样。

至于保值率,这事儿可真是个大话题。马自达和别克作为进口品牌,在国内的保值率都还可以。但具体到车型,马自达3因为外形设计时尚、运动,受年轻人欢迎,二手市场上比较抢手。别克英朗则因为品牌定位的家庭用车,稳重大方,二手市场上也挺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于追求舒适性的买家。

 

开车这事,说到底还真是个人喜好。你要是喜欢驾驶的乐趣,可能会更倾向于马自达3;如果你看重舒适性和家庭用途,别克英朗可能更合适。不过,无论选择哪款车,最重要的还是看你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毕竟,车与人一样,最好的那款,就是最适合你的那款。别盲目跟风,选车还是得实实在在看性能,看用途,这样才能开得长久又开得心。

新车上市更多>>

NDT2025新能源数字科技大会: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科技引领未来 吉利星舰7EM-i如何拿捏全品类混动市场?0.19万台交付量,实力说话! 小鹏大众共筑超快充网络,电动出行新时代触手可及! 长城汽车CES秀肌肉:AI科技、Hi4混动技术、灵魂摩托 1.5T插混,5座/7座可选,轴距2米7多,就等价格了! 过年开新能源车回家走高速不愁充电了 DLS外汇:日本纯电动汽车销量下滑,中国品牌表现亮眼 2024汽车召回报告:因电池问题召回的新能源汽车29.5万辆 斯巴鲁向新能源转型!新款森林人搭全新混动系统,续航超1000Km 理想“平替”?国家队出手,东风奕派eπ008成车市黑马,年前购车首选! 三十多万买C级豪华车,为何我选择放弃5系和A6L呢? 小鹏MONA M03到底怎么样?别光听4S店说,看看这5位车主怎么说 年末购车看榜单,长安CS75PLUS 12月热销28098辆车市正当红 传祺全新SUV将上市,车宽近2米,外观很霸气,综合续航超1000km 续航400公里承载力提升30%的纯电轻卡,零米小钢炮平替柴油3.0 降至19万起,配2.0T+7DCT,轴距2908mm,奥迪A4L适合抄底吗? 深度体验领克09:要操控有操控,要动力有动力,而且还省油! 12万元能买到的第十一代索纳塔,值得入手吗? 深度体验星纪元ET四驱增程版,亏电油耗5.9L,你会选择它吗? 智界销量的二次起飞,R7增程版能否勇担大任? 人人都说“萤火虫”的丑,却忘了技术旗舰—蔚来ET9 奥迪式前脸,比亚迪汉同款尾灯!奇瑞风云A8L改款换面大升级 吉利银河E5为何能火?上市20天卖出1万台,4个月更是卖出了6万台 2026款现代帕里斯帝亮相!2.5T混动,动力强油耗低,轴距加长50mm 观致汽车股权遭冻结,奇瑞及外方股东共37.7亿资产被锁三年 华为与赛力斯四年合作:创新与坚持引领新能源汽车新模式 车企成为CES 2025新主角!在智能座舱外,还有哪些看点? 星舰7上市13天交付破10000台,好车不止省油! 岚图汽车蒋焘:中国消费者最敢于尝鲜,所以新产品在中国落地速度最快 初代选手只剩四家,明年新势力只会更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