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性能 > 汽车性能 >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4-05-03 21:10:24来源: 15210273549

近期,国内外各方面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相关问题。对此,我们要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判断相关领域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要看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近日,我们将通过本栏目陆续推送系列评论,帮助各方更好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关乎人类未来。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正是主动回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承担大国减碳责任的结果和体现。当前,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迫切且艰巨,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仍存在巨大绿色产能缺口,需要世界各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努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将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发展需求巨大与绿色产能不足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高温、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中,将“极端天气事件”列为未来两年全球面临的第二大风险,以及未来十年的首要风险。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去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8)上,为实现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东道主阿联酋和有关国家发起倡议,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并将全球能源效率的年均提高率翻一番。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统计2024》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新增473GW,而每年所需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接近1100GW。目前的装机能力与到2030年新增1.1万GW的目标仍相去甚远。同时,2023年全球交通电气化进展也未达标,要实现全球温控目标,当前的电动汽车无论从保有量还是从增量来讲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先进绿色产能的贡献者和生力军

中国是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坚定践行者,持续不懈用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进展和成效书写绿色发展这道题的“中国答案”。过去十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利用大国。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面对全球绿色产能存在的巨大缺口,中国现有的新能源产能不是像有些人说的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有能力有责任发挥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优势,在大力推动自身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为全球贡献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全球提供可负担的优质绿色产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优质高效的产品,加速全球绿色转型。

为全球能源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助力。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受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2023年中国量产先进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5%。兆瓦级风电整机已形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条成熟技术路线。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等技术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中国面向全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技术的可及性,有助于实现到2030年将全球能源效率年均提高率翻一番的目标。

为全球绿色产业链稳定贡献力量。中国在大力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企业海外新能源投资涵盖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领域,有力支撑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绿色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在装备制造方面,目前中国已培育出一批国际一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全球前5家风电整机企业中有4家中国企业,前10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里有6家中国企业,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 金轩)

汽车性能更多>>

比亚迪闪耀世界汽车大奖:海鸥登顶城市车,李柯书写女性传奇 丰田BEV迈入2.0时代 上海车展福特双雄:新F-150猛禽与烈马复古版诠释越野新境 大战在即,迈凯伦公布最新W1测试画面 凯迪拉克XT5春日焕季版价格再度下探,是饮鸩止渴,还是破局良策? 2025年铜仁市思南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2025年遵义市正安县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Slate电动皮卡:2万美元内,个性定制还安全! 工信部规范智驾过度营销,上海车展难觅“高阶智驾” 上海车展40年“进化”:从“中国看世界”,到“世界看中国” 广汽集团上海车展重磅发布星灵AI全景图及四款新车 10.98万元起!五菱星光2025款开启预售,携手《和平精英》打造年轻人的智能实战利器! 全系产品亮相上海,方程豹擦亮品牌标签 黑芝麻智能的生态路线:搭建底座,跨域融合,端侧推理 2024汽势盛典:中国汽车品牌闪耀,创新驱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智界R7首批车主续航惊艳,电耗低至12.5kWh,纯电出行新标杆! 补贴清算:24.9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拿到27亿元 劳斯莱斯2025年新动向:纯电动SUV来袭,能否续写闪灵辉煌? 力度加大!部分国四车型纳入报废补贴 自主插电PK混动顶流!深蓝S07和本田CR-V,家用该如何选择? 当电动车在北方“趴窝”时,第五代胜达却在“撒欢儿” 智界R7续航惊艳曝光,百公里电耗仅12.5kWh,续航表现稳定扎实 年销超427万,捐资30亿教育慈善基金,比亚迪展现民族企业担当 2024年新能源品牌成绩单 比亚迪超出预期 小米也堪称惊艳 预算20多万,买汉兰达还是领克09?看完对比,心里有数了 新势力目标完成率太惨!仅零跑、小米提前突围,B10爆款稳了? 限时14.99万起,2025款大众ID.4 CROZZ该怎么选? 12月新能源车企乱战,生死线划到蔚来、小鹏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具象化!五菱第3000万辆新车下线 问鼎中国——2024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车市评选奖项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