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14亿元,毛利率达15.8%;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已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销量目标完成率居行业前列,新能源产品(含吉利、领克、极氪)在第一季度销量达33.9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50%。
表面上看,这份财报成绩亮眼,但深入剖析财务数据与业务结构,吉利汽车在多个维度仍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增速放缓,压力倍增
对比行业头部企业,吉利的增长优势并不突出。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营收同比增长25%,但对比行业头部企业(358.090, -3.04, -0.84%),其一季度营收增长36.3%,吉利在增速上明显落后。
此外,从2024年年报到2025年一季报,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增长迅猛。2024年年报显示应收账款为583.07亿元,同比增长36.51%,而2025年一季报中,这一数字攀升至736.13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7.62%。这种高速增长必然带来坏账风险的增加。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的减损亏损为1.27亿元。
为应对坏账风险,吉利汽车加大了坏账准备力度。财报显示,2024年,吉利汽车采用了0.2%至3.1%的平均预期损失率。截至2024年末,吉利汽车的坏账拨备金额为2.51亿元。而在2023年,公司的坏账拨备金额为2.31亿元。
同时,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也呈现出较高的数额和增长幅度。2024年年报中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为1443亿元,同比增长75.47%,2025年一季报显示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43.46%。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也给上游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以吉利汽车的供应商——世昌股份为例,从2021~2023年,世昌股份的应收账款余额一路攀升,2021年为1.23亿元,2022年增长至1.42亿元,同比增长15.77%,2023年更是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40.89%。这期间,来自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分别为37.10%、43.57%、38.13%,坏账准备也从228.60万元逐年扩大到382.50万元。
来自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较高,世昌股份也计提了坏账准备。2022年,世昌股份对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为6.20亿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43.57%,公司计提坏账准备310.16万元;2023年,其对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为7.65亿元,占比38.13%,计提坏账准备382.50万元;2024年,世昌股份对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达1.13亿元,占公司全部应收账款的54.86%,已计提坏账准备567.25万元。从中可以看到,来自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在其全部应收账款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坏账准备金额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