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上市 > 新车上市 > 多模态对齐在小红书推荐的研究及应用

多模态对齐在小红书推荐的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4-09-24 16:52:42来源: 13041198719

在 CIKM 2024 上,小红书中台算法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联合训练框架 AlignRec,用于对齐多模态表征学习模型和个性化推荐模型。本文指出,由于多模态模型与推荐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存在步调不一致问题,导致联合训练被推荐信号主导,从而丢失大量多模态信息。AlignRec 通过分阶段对齐的方式,设计了三种针对性的优化损失函数,使得联合训练能够同时兼顾多模态信息和推荐信息。实验结果表明,AlignRec 在多个数据集上的性能超过了现有的 SOTA(state-of-the-art)模型。此外,AlignRec 还提供了在当前广泛使用的公开数据集亚马逊上的预处理特征,这些特征的效果显著优于现有的开源特征。


最近多模态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大模型以及 AIGC 领域,多模态基建和技术是走向未来商业化的奠基石。在过去的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方向上,模态的“对齐”已经被验证非常重要,分布的不一致损害不同模态的理解,我们此次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多模态在推荐中的对齐问题;

 

在具体介绍论文工作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我们过去在推荐和电商中的实践工作:

 

推荐实践


上述方法是我们对 BM3论文进行改进 上线的方案,该方案实际上做的是通过损失函数来实现“对齐”工作。我们的对模型的期望也是保留个性化的同时,能够对齐行为和多模态的空间,进一步增加长尾的个性化分发能力。先说效果:

 

该模型实验在推荐发现页取得时长、曝光、点击等核心指标收益,除此之外,在长尾分发上,0 粉作者笔记点击和曝光获得大幅增长,整个召回路增加了全局可分发笔记数 6%,分发笔记集中在 1k-5k 的笔记曝光集合;同时,我们的方法也被复用在了电商场景,分发长尾同时,获得 DGMV 等核心指标收益。

 

很显然,从上述可以看出,“对齐”的效果立竿见影,在业界应用上我们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本质上这样的设计方案依然并没有完全解决多模态推荐问题,因为我们的多模态模型和推荐模型是相对割裂的,等同于直接拿表征来使用,这样的设计打通了应用范式,却无法判断多模态模型本身能力对效果的上限,对于选择合适多模态表征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引入文本/图等 Encoder(Transformer)等进行联合训练,会引入如下的问题:

 

在大规模的数据下,分布式训练引入图文 Encoder 会造成资源和性能问题,尤其是注重高时效性的 Streaming Data;
训练步调不一致,往往多模态模型需要大量数据甚至多个 Epoch 才能收敛,但推荐模型通常采取单轮训练,这也导致多模态模型训练不充分;

所以我们设计联合训练模型,通过设计分阶段对齐的方式和中间指标评估,解决上述联合训练问题,并且引入了三种针对性的优化损失函数,使得联合训练能够同时兼顾多模态信息和推荐信息,解决联合训练中的“对齐”问题,提升效果上限。

 

下面我们从相关工作,核心挑战,模型设计介绍整体工作。

 

我们在这里通过 (a), (b), (c) 描述了在过往的学术界目前多模态推荐方向的相关工作,总结主要的发展路径:

图(a),直接利用,比如把 embedding,多模态特征作为信号输入网络;
图(b),利用图等方式聚合,希望能得到更丰富的多模态信息表达,这本质上也是增加多模态侧信息的召回率;
图(c),联合优化,把模态损失和行为损失共同优化,但这忽略了本身笔记侧的多模态学习。
在工业界,现阶段推荐系统主要还是依赖于 ID 特征的学习, 大多数多模态推荐把多模态信息作为 sideinfo 去辅助 ID 特征的学习。但是, 多模态之间以及 ID 模型与多模态之间都存在着语义鸿沟, 直接使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核心挑战

为了贴合业界实际,设计一款有效的多模态与推荐联合训练模型会遇到如下的挑战:

 

挑战1: 如何对齐多模态表征。包括内容模态之间(如图文)的对齐,以及内容模态与 ID 模态之间的对齐;
挑战2: 如何平衡好内容模态和 ID 模态之间的学习速度问题。内容模态可能需要超大规模的数据和时间去训练, 而 ID 模态的学习更新可能只需要几个 epoch。
挑战3: 如何评估多模态特征对推荐系统的影响。引入不合适的多模态信息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做纠正, 甚至可能影响推荐系统的性能。

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命名为 AlignRec,整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主要包含3个模块: Multimodal Encoder Module, Aggregation Module, 以及 Fusion Module,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Multimodal Encoder Module

 

新车上市更多>>

新能源车企加速品牌整合 下一代兆瓦级电池将量产,亿纬锂能要卡位新能源商用车战场 零跑C16真实体验:从家用角度看,它比理想L6更靠谱? 蔚来除了换电是不是可以提供电池换新,我给斌哥提点小建议 4月份交付835台 蔚来ET9上险量出炉 广汽崛起?合资突围,自主能否支棱起来?未来悬念重重! 雅阁2025款:智能驾驶与高性价比的完美平衡 选择凯美瑞还是帕萨特这两个车型哪个更值得买呢 全球公认最耐开的10款车,你家的上榜了吗? 起亚5为何叫好不叫座?深度解析这款吊打竞品的电动车为何卖不动 理想L9,问界“劲敌”!2.0T混动大6座,近5米红旗SUV上市,平价 自我介绍:各位车友好,我是老邓,42岁,做建材批发的。 换车原因:原本我有一台工具车,主要是用来上班通勤和拉货,每天的行驶路程大概100公里,我那老破车小问题多就不说了,油耗还越来越高,每天都要烧掉80多的油费,所以我就被这油价逼得换车了。 哈弗H6第三代底盘升级解析:柠檬平台轻量化技术突破 从别克GL8到国产MPV,宝妈奶爸买车有了新宠 2025年英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福特品牌的三款车型解析 日产轩逸销量好、人气高,都有哪些优缺点,作为家用怎么样? 净利润是中国7大车企总和的3倍,丰田汽车财报发布 新款奔驰GLB将于2026年发布,纯电版采用800V架构,取代现有EQB 为什么说三系才是宝马的灵魂?47年不灭的信仰,答案藏在基因里 奥迪A4L入门级大概多少钱落地?2025款购车全解析 小鹏X9:打破常规,重塑纯电MPV新格局 理想汽车发布2025五一假期用户充电报告:为用户充电433万度 惊!蔚来两款神秘新车开启预订,究竟暗藏哪些惊喜? 纽北的6分45秒,创新突破的十年 广汽集团再次下滑!传祺品牌跌幅最大 准新丰田RAV4荣放:城市SUV新选择,家用代步正合适 又一SUV全球首发,一箱油北京跑到上海! Mini LED电视别乱选!一文读懂TCL和海信谁更适合你 卡罗拉VS轩逸:到底怎么选?优缺点全拆解,看完不纠结! 颜值高又省油!雷克萨斯ES值得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