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新闻 > 汽车新闻 > 小米SU7申报变更:增加多款新卡钳、轮毂、黑色车标等新外观

小米SU7申报变更:增加多款新卡钳、轮毂、黑色车标等新外观

发布时间:2024-09-16 14:05:09来源: 13041198719

小米SU7申报变更:增加多款新卡钳、轮毂、黑色车标等新外观

小米汽车“撕标”启示录:一场关于野心、规则与未来的博弈

小米SU7,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最近又双叒叕上了热搜。

不过这次不是因为雷军的“One more thing”,而是因为工信部的一纸公告:小米SU7新增了多款选装配置,包括全新的车窗框装饰条、外观后视镜、黑色徽标、不同尾部字标、涂色卡钳、不同轮毂等等。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车型改款,但细心的网友却发现,这次申报的车标只有“小米”,而没有此前“北京小米”的字样,生产企业也赫然变成了“小米汽车”。

这意味着,小米汽车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独立造车资质,正式摆脱了“代工”的身份,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玩家。

从“借壳上市”到“独立门户”,小米汽车的“撕标”之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这背后又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怎样的发展趋势?

一、小米造车的“曲线救国”:代工模式的无奈与突破

时间回到2021年3月,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高调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科技圈和汽车圈。

造车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中国,汽车行业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根据相关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需满足“拥有独立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等一系列条件,才能获得独立的生产资质。

对于当时的小米想要在短时间内满足这些条件并不现实。

于是,小米选择了“曲线救国”的策略,即通过与传统车企合作,以代工的方式实现快速量产。

2022年11月,小米汽车与北汽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使用北汽福田位于北京亦庄的工厂进行生产。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将以“借用”北汽的生产资质的方式,绕过政策壁垒,快速实现产品的落地。

代工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小米汽车快速进入市场,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代工模式下,小米汽车对产品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环节的掌控力有限,难以打造出真正具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代工模式也限制了小米汽车的品牌独立性和发展空间,使其难以摆脱“小米造车,北汽代工”的标签。

为了摆脱代工模式的束缚,小米汽车一直在积极寻求独立造车资质。

2023年7月,工信部公布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小米汽车赫然在列,尾标也从“北京小米”改为“小米”。这标志着,小米汽车终于获得了独立造车资质,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厂商。

二、小米“撕标”背后的深层逻辑:一场关于野心、规则与未来的博弈

小米汽车的“撕标”之路,并非个例,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入局,其中既有传统车企,也有互联网巨头,还有造车新势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残酷。另一方面,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减弱,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在此背景下,小米汽车的“撕标”之举,可以解读为其应对行业变化、寻求自身突破的战略选择。

1. 彰显造车野心,摆脱“代工”标签

“撕标”意味着小米汽车将彻底摆脱“代工”的身份,以独立的品牌形象示人。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小米汽车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彰显了小米汽车在造车这件事上的决心和野心。正如雷军所说:“我们造车,就是要做全球最好的智能电动汽车。”

2. 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

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后,小米汽车将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出真正具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小米汽车可以将自身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优势应用到汽车产品上,打造出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汽车产品。

3. 完善产业布局,构建生态闭环

独立造车资质的获得,也意味着小米汽车将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产业链布局,构建起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完整生态闭环。

这将有利于小米汽车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未来展望:小米汽车的机遇与挑战

“撕标”成功,只是小米汽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小米汽车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1. 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红海”竞争阶段,小米汽车将面临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是小米汽车需要思考的问题。

2. 核心技术的突破

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的掌握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小米汽车虽然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还需要不断追赶和超越。

3. 供应链的稳定

汽车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供应链的稳定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米汽车作为一家新进入者,需要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

4. 品牌认知的建立

虽然小米在手机、家电等领域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在汽车领域,小米汽车的品牌认知度还相对较低。

如何快速建立起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品牌认知和信任,是小米汽车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5. 数据来源:

中汽协: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央视新闻:小米汽车获独立造车资质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小米汽车也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1. 强大的品牌背书

小米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拥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

这将为小米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雄厚的资金实力

小米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为汽车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这将为小米汽车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丰富的生态资源

小米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小米汽车可以将这些生态资源与汽车产品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出行体验。

4. 优秀的团队基因

小米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这支团队曾经打造出多款爆款产品。

相信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汽车团队能够克服困难,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小米汽车的“撕标”之路,是其应对行业变化、寻求自身突破的战略选择。

小米汽车将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拥有着独特的优势。相信在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米汽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伟大的汽车公司。

你认为小米汽车能够实现雷军的“造全球最好的智能电动汽车”的梦想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汽车新闻更多>>

2024美国车市回暖,本田逆袭Stellantis跻身前五,混动能否再超电动车? 新能源车企2025:盈利之年,谁能率先突围? 充电桩车位长时间占用AI识别系统 电动汽车充电站燃油车占用监测 入门电动车性价比真相:这两款低配真的值得入手吗? 法拉利首款纯电动车型F222有望今年投产 ,预计售价约367万人民币 新能源车2025:盈利与交付双重考验,谁将脱颖而出? 锂矿储量跃升全球第二,新能源车降价五成却没那么简单! 春运高速充电不再难,新能源车主可安心回家过年! 大屏、大空间、大角度后轮转向,领克900将是今年旗舰SUV新标杆? “暖男”相伴,冬天也能轻松露营,深蓝S05了解一下! 东风柳汽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全新重卡平台乘龙H7 Pro亮相! 比亚迪智驾看强汉 媒体齐聚2025款汉高快+城区智驾抢先体验营 “油电同智”战略显成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年销超114万辆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成为第9届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 可醇可电可油! 吉利今年内将推两款全新“超醇电混”产品 吉利控股全面践行《台州宣言》 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 MX-5最强性能道路版来了,马自达不再保留 领克09产品矩阵单一,搭载2.0T+48V轻混,配置没有明显短板 探店全新宝马5系,颜值高,内饰档次感足,智能化水准提升,真香 体验福特锐际:优惠达4万,全系2.0T+8AT可选四驱,值得购买吗? 比亚迪海豹荣获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奥迪式前脸,比亚迪汉同款尾灯!奇瑞风云A8L改款换面大升级 长4米77,配1.4T和10.1英寸大屏!捷达VA7叫板轩逸朗逸能赢吗? 小米YU7最新谍照曝光:前轮后方增设进气口,长后悬设计独树一帜 亦庄牵头申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晋级“国家队” 全新亚洲龙逆势热销一涨再涨:成功没有巧合 价值至上是根本 关润再掌棋局:鸿海“抢亲”日产,能否续写汽车业传奇? 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做客央视直播间,畅谈问界“新豪华”发展之道 消息称特斯拉正与美国得州进行初步谈判,以实现 Robotaxi 落地 Cybertruck确定入华,1月1日开售,特斯拉:中国官网已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