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上市 > 新车上市 > 世界第二!我国AI相关企业超9000家,商业化仍具挑战

世界第二!我国AI相关企业超9000家,商业化仍具挑战

发布时间:2024-04-26 23:15:07来源: 15210273549

当前,人工智能(AI)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正加速演进,在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现如今我国AI行业进展如何?

4月26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获悉,日前协会与深圳市易行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了《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探讨我国AI行业的发展现状、区域差异、面临挑战以及发展趋势。

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国AI相关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同时也出现了融资数据下滑、发明专利申请量下降等情况,行业竞争加剧,AI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在商业化之路中打造产品优势。

AI企业融资数据创八年新低

市场融资或转向理性期

AI发展当前正处于融合期阶段,自2020年起,ChatGPT、CPT-3模型等推出,AI与各行各业融合加深,所产生的伦理、法律等问题,也催生了相关治理方案出台,进而推动产业向规范化发展。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1.9%,显现出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不过,随着AI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期,2023年AI相关企业成立数量有所下降,融资数据创八年最低;AI发明专利虽仍居高位,接近8万件,但出现了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反映了AI市场从浮夸期到理性期的转变,以及对未来技术潜力和商业模式的慎重考虑。

截至2023年底,我国AI相关企业数量达到9183家;拥有1014位顶级AI研究人员;AI初创企业的风险融资额达到2333.5亿美元,均位居世界第二。

我国在数据资源方面独具优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亿,网民规模达10.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加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形成了多样化数据集合,AI数据资源丰富。在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上,我国还大力发展AI教育,培养AI人才,同期我国AI研究发行物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AI行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区域AI相关企业最多,达到3359家,去年融资金额为346.8亿元,区域内以上海领先,其他城市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AI相关企业2354家,融资金额为263.6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区域,AI相关企业2118家,融资金额107.3亿元,AI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1.4万项。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区域间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产业发展。

深圳AI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AI人才供给不足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AI企业数量、融资数额、发明专利申请量等均居全国前列,处于第一梯队,省内聚集了腾讯、华为、云天励飞等企业,还设有鹏城实验室、广深超算中心等重大算力设施平台。

深圳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城市,AI行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0年至2023年,深圳AI核心产业规模从287亿元增长至387亿元,增长率从3.2%逐渐提升至12.1%,显现出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AI相关企业达到1646家,位居全国第三,中小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使得深圳AI行业深具活力与潜力。目前深圳已形成了完整的AI产业链,其中应用层企业占比达到64.9%,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代表企业有英飞拓、工业富联、康佳集团等。

《白皮书》还分析指出,目前深圳AI下游应用深度与广度存在不足。例如,深圳AI应用层企业,在智能医疗、智能能源、智能环保等领域涉足较少,AI应用范围偏窄;垂直领域的应用未完全展开,推动行业深度智能化转型的能力仍需提升。此外,当前深圳AI人才供给总体不足,区域内仅有深圳大学与深圳技术大学两所普通高等学校获批了AI本科专业,仍需培养和引进AI人才。

AI商业化仍具挑战

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将率先落地

2023年,我国AI企业蓬勃发展,多项AI技术被应用于实际场景,推动了AI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例如,数据企业澳鹏Appen,推出了澳鹏大模型成品数据集,可以提供大规模的图文数据,用于多模态和计算机视觉工作;算力企业腾讯云则推出高性能计算集群,实现业界领先的超高速网络;算法企业商汤科技推进建设“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支持打通各类AI应用;月之暗面推出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Kimi;应用企业云知声推出的“山海”大模型,率先在医疗、政务、汽车等场景实现工程化落地。

随着AI步入高速发展,行业面临着成本压力大、商业化落地难以及AI训练所需的高质量数据集存在严重短缺等挑战。业内人士认为,AI商业化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懂AI又懂其他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供不应求,若AI产品没有明显创新优势,也难以让用户接受新技术,这都是AI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AI在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自动驾驶将会重塑人们的出行方式,智能助理也将成为流行的交互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

新车上市更多>>

长安马自达车型价格与产品特性深度解析 昊铂HL与理想L7,都是中大型SUV,对比后发现差距真大 王传福打开日产轩逸车门看了一眼之后,回头一笑嘴角比AK还难压! 2025款速腾深度分析笔记 告别平庸!2025款进口凯美瑞凭实力出圈 起亚K3和轩逸相比哪个性价比更高 2025款东风奕派eπ007,全能选手,全能家轿,全能实力派 未来座舱革命:广汽传祺引擎与新能源内饰的完美碰撞 中大型轿车对比,日产N7和宝骏享境EV怎么选?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长安启源Q07兰州体验营:多维视角见证家庭出行新标杆诞生 2025款蒙迪欧VS别克君越,2.0T+8AT/9AT,谁更值得买? 2025款大众途观试驾:更小巧、更灵动,或许也是最平衡的途观 本田的今日,会是所有日系车厂的未来吗? 比亚迪又搞新车,起价还不到10万? 比亚迪以技术硬实力领跑全球销量,4月单月再创新高 奔驰四车停产,绝版车成大冤种,二手车商集体喊疼 吉利银河新车谍照,2100km+综合续航,没焦虑 松下突袭尼康,富士新能源胶片?5月新品快看! 理想L6 Pro上市,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引发SUV市场震动 Xiaomi Civi 5 Pro评测:这难道是小号的Xiaomi 15? 小米卢伟冰:采用自研玄戒芯片的产品不止手机 小米“剧透”:采用自研芯片产品不只有手机!Civi 5 Pro由雷军发布 刚买问界 M7 的车主哭晕!新款曝光,升级太猛了 新款沃尔沃S90发布:竞争奔驰E级、宝马5系,XC90同款前脸 “红了挺久”,国产SUV的先遣队,博越L再次升级 品牌对比日产轩逸VS丰田卡罗拉,同为15万级家轿,真正的省心之选 继续加大降幅,丰田亚洲龙最大跌幅达5万,30天卖出了9509辆 B级合资中型车怎么选?蒙迪欧对比雅阁,谁更值得买? 30万级新能源SUV之争,昊铂HL、问界M8和理想L8谁更胜一筹 4月中国(成都)车市红星榜:品牌促销效果显著,蔚来、问界销量大涨,理想跌到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