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上市 > 新车上市 > 专访中科星驰联合创始人王智灵:无人驾驶商业闭环将在最艰苦领域率先突破

专访中科星驰联合创始人王智灵:无人驾驶商业闭环将在最艰苦领域率先突破

发布时间:2024-08-29 16:09:35来源: 13041198719

无人驾驶技术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人类对于智能交通的无限憧憬。2024年5月,武汉、上海等地开展了大面积无人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运营,让无人驾驶技术概念大规模普及。

近日,专注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科技公司——安徽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智灵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他回顾了个人与无人驾驶技术结缘的经历,无人车从设计到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并对当下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商业闭环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无人驾驶将先在最累最苦最危险的行业实现商业闭环。


受访者供图

结缘无人车:本质上是轮式移动机器人
1998年,王智灵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自此开启了长达15年的无人驾驶研究,见证和参与了无人驾驶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

2021年12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星驰成立,很快获得了江汽集团的战略投资,并合资成立星驰智卡。2024年2月,中科星驰首次实现单季度超亿元订单签订。2024年5月开始,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多个城市的街头巷尾,无人驾驶从梦想走向现实。

NBD:您是如何与无人驾驶技术结缘的?

王智灵:1998年我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择了自动化专业。无人车本质上是轮式移动机器人。我毕业时正逢无人车研究兴起的时代,当时判断无人驾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选择了进行无人驾驶方向的研究。

从无人驾驶技术到无人车,这一过程极为复杂,只有将技术真正融入车辆中,才能实现其价值。2021年,我们抓住机会共同创立了中科星驰,希望把我们验证过的原型技术转化为可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产品。

NBD:星驰开始就切入高阶自动驾驶,走的是跃进式技术路线吗?

王智灵:不能称之为跃进式技术路线。在2020年左右,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和大模型的兴起,我们判断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可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2021年中科星驰成立。尽管具有产业化希望了,但我们仍有很多问题要去攻克,比如Corner Case(边缘案例)的问题等。

NBD:请介绍一下中科星驰和江汽集团的合作情况。

王智灵:我们的产品有无人驾驶巴士、无人驾驶零售车,无人驾驶矿卡等。我们选择和主机厂深度合作,江汽集团可以提供优秀的整车制造能力,而我们能提供核心智能零部件和软硬一体的智能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希望双方友好合作下,促进主机厂实现智能化快速转型。我们与江汽合资成立子公司安徽星驰智卡科技有限公司,星驰占股60%,江汽占股40%。

谈技术安全:上限要高,下限也必须要高
无人车的工作逻辑通常遵循一系列自动化步骤,从环境感知到做出决策,再到执行相应的动作。感知系统是其智能决策的基础,车辆需要正确理解周围环境。在决策过程中,车辆需要规划出适合作业的路径,通过执行控制系统对车辆的油门、刹车和转向进行精确操控,并根据实时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和有人驾驶的车辆相比,社会公众对无人驾驶车辆的容错率更低。王智灵认为,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上限很高,但是当前下限还不够高。

NBD:怎么理解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狭义人工智能问题?

王智灵: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之一。无人车通过传感器观察、理解和认知世界,并做出决策,这是一个OODA循环(观察-定向-决策-行动)的过程。这样的问题可以被分解为许多边界关系,最终通过我们的技术突破实现它的发展。例如按照基于PEAS(指性能、环境、执行器、传感器)的人工智能主体分组,可将自动驾驶汽车描述为嵌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设备终端。

NBD:星驰的无人车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王智灵:在车端,我们为车辆加装了包括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在内的多种传感器,车辆可以感知外部环境,通过星驰的大模型技术底座,形成车辆对环境的认知与理解,在此基础上规划出适合车辆作业的路径,并按照这个路径执行。在云端,我们构建了一套系统,对车辆进行监管,实现车辆安全监控、安全防护和作业协同。

NBD: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和开放式道路上行驶,自动驾驶技术有区别吗?

王智灵:技术底座是相通的。中科星驰的落地场景既包含了封闭式场景、半封闭式场景,也包含了城市开放道路。自动驾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生成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将反映在训练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性能和能力。星驰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拉通了这样的机制,根据场景特点研制适配的算法,满足各种场景下的作业需求。

NBD:您半夜也在乡村道路上测试车辆,具体会需要进行哪些测试?

王智灵:做科研和做产品辛苦是必然的。自动驾驶场景的落地最重要的是需要扎根一线,深入现场后还要进行很长时间的研究。无人车需要进行应用,通常需要经过一些极端环境,例如高温、高湿测试。需要夜晚行驶,就只能在夜里测试。我们曾经带领队伍进过沙漠三个月,进入之后就是在沙漠蹲着的状态。但是在辛苦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产品和技术适配场景所带来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美好,如乡村夜晚的美妙,是许多人没有接触过的。

新车上市更多>>

日系车企三强电动化突围:丰田稳健、本田阵痛、日产生死局 新一代丰田RAV4最新预告图发布:外观更硬朗,5月21日发布 如何看待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BrandZ最具价值车企前十? 年销量超26.7万辆,吉利星越L销量这么好,值不值得购买? 科技舒适:奥迪A5L、宝马3系、奔驰C级共谱豪华轿车乐章 宝马G310GS或将淘汰,F450GS印度路测曝光 六缸+四驱!即将引入国内的全新宝马X3 M50开起来怎么样? 5.2米车长+3.6秒破百!奥迪藏了10年的大招,让奔驰宝马彻底慌了 长安马自达车型价格与产品特性深度解析 昊铂HL与理想L7,都是中大型SUV,对比后发现差距真大 王传福打开日产轩逸车门看了一眼之后,回头一笑嘴角比AK还难压! 2025款速腾深度分析笔记 告别平庸!2025款进口凯美瑞凭实力出圈 起亚K3和轩逸相比哪个性价比更高 2025款东风奕派eπ007,全能选手,全能家轿,全能实力派 未来座舱革命:广汽传祺引擎与新能源内饰的完美碰撞 中大型轿车对比,日产N7和宝骏享境EV怎么选?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长安启源Q07兰州体验营:多维视角见证家庭出行新标杆诞生 2025款蒙迪欧VS别克君越,2.0T+8AT/9AT,谁更值得买? 2025款大众途观试驾:更小巧、更灵动,或许也是最平衡的途观 本田的今日,会是所有日系车厂的未来吗? 比亚迪又搞新车,起价还不到10万? 比亚迪以技术硬实力领跑全球销量,4月单月再创新高 奔驰四车停产,绝版车成大冤种,二手车商集体喊疼 吉利银河新车谍照,2100km+综合续航,没焦虑 松下突袭尼康,富士新能源胶片?5月新品快看! 理想L6 Pro上市,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引发SUV市场震动 Xiaomi Civi 5 Pro评测:这难道是小号的Xiaomi 15? 小米卢伟冰:采用自研玄戒芯片的产品不止手机 小米“剧透”:采用自研芯片产品不只有手机!Civi 5 Pro由雷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