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上市 > 新车上市 > 这届年轻人,亲眼见证小米“破茧”

这届年轻人,亲眼见证小米“破茧”

发布时间:2024-07-29 14:58:15来源: 15210273549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时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坚持跑完全程”
2024年,雷军在年度演讲上,用这句话概括了小米过去三年的经历,的确,对于这家从零开始,用十几年时间成长为全球巨头的科技公司来说,过去的三年,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见证了小米的蜕变与成长,从最初的“性价比”标签,到如今冲击高端市场,小米正以“技术为本”的决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硬核”故事

从“1999”到“万元机”小米的“价格”迷思
“总有人问我,小米什么时候做高端?我说,我们一直在做,只是大家可能没注意到,”雷军在一次采访中笑着说道

这句话,或许可以看作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一个注脚

回望小米的发展历程,“性价比”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是小米快速崛起的利器,也成为其迈向高端的“枷锁”

2011年,小米手机横空出世,以“1999”的价格,旗舰级的配置,迅速引爆市场,彼时,国内手机市场,高端被国际品牌占据,而中低端市场则充斥着各种“山寨机”,小米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让用户看到了“高性价比”的可能,也开启了国产手机的“黄金时代”

凭借着“MIUI”生态和“粉丝营销”策略,小米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领军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性价比”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低价策略压缩了利润空间,使得小米在研发投入上捉襟见肘;另“性价比”标签也让消费者对小米品牌的认知固化,难以突破高端市场的“天花板”

“小米不是没有高端产品,而是缺乏让用户感知高端的‘能力,”一位业内人士曾如此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撕掉“性价比”标签,小米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从2016年推出小米MIX概念机,到2019年R品牌独立运营,再到2020年正式宣布冲击高端市场,小米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高端化之路

“不破不立”小米的“高端化”突围战
“冲击高端,是小米的生死之战,也是小米的必由之路,”雷军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上,掷地有声地说道

这一次,小米选择了“技术立身”,以硬核科技,重塑品牌形象

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核心技术壁垒,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4%,研发人员占比接近50%,几乎每两个小米员工中,就有一个是研发人员

是聚焦高端产品线,打造“爆款”产品,从小米11U首发“超级快充”技术,到小米12SU与徕卡合作,再到小米14U开启“大光圈双长焦时代”,小米不断用创新技术,刷新着用户对高端手机的认知

小米还积极布局线下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截至目前,小米之家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并开始向县级市场下沉,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小米的高端化,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用技术创新,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一位资深“米粉”表示

事实证明,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4000元及以上高端智能手机的市占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181%

“造车”新征程小米的“未来”赌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造车,是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说道

2021年,小米官宣造车,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科技圈和汽车圈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对于小米造车,外界褒贬不一,有人看好小米的品牌号召力和技术实力,认为小米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搅局者”;也有人质疑小米缺乏造车经验,认为小米造车只是一场“炒作”

面对质疑,雷军回应道:“造车,是小米最后一次创业的机会,我们会全力以赴,不成功便成仁”

小米造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和自身优势的考量

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潜力巨大;另小米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快速迁移到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为了造好车,小米不惜重金投入,据悉,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未来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000亿元

2024年,小米首款量产车型小米SU7正式亮相,凭借着智能驾驶、极致驾控、工业美学等优势,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小米SU7,不仅仅是一辆车,更像是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它将汽车、手机、家居等连接在一起,为用户打造全新的智能出行体验,”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AI”新引擎小米的“生态”版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AI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小米将坚定拥抱AI,用AI技术赋能所有产品和服务,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生态,”雷军在小米AIT开发者大会上说道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T(人工智能物联网)成为科技行业的新风口,小米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公司,也积极布局AIT领域,并将其视为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

为了抢占AIT市场,小米一方面加大AI技术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构建AIT生态

在AI技术研发方面,小米成立了专门的AI实验室,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目前,小米已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在AIT生态构建方面,小米推出了“小米IT开发者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开发工具和服务,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小米AIT生态

目前,小米AIT平台已连接超过5亿台设备,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

“小米的AIT生态,不是简单的设备连接,而是通过AI技术,让设备‘懂你,为你提供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一位科技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从最初的“手机厂商”,到如今的“科技公司”,小米的“野心”早已不再局限于手机市场

“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是雷军创办小米的初心,也是小米不断前进的动力

未来,小米将继续坚持“技术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科技的边界,为用户创造更多惊喜

 

 

新车上市更多>>

NDT2025新能源数字科技大会: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科技引领未来 吉利星舰7EM-i如何拿捏全品类混动市场?0.19万台交付量,实力说话! 小鹏大众共筑超快充网络,电动出行新时代触手可及! 长城汽车CES秀肌肉:AI科技、Hi4混动技术、灵魂摩托 1.5T插混,5座/7座可选,轴距2米7多,就等价格了! 过年开新能源车回家走高速不愁充电了 DLS外汇:日本纯电动汽车销量下滑,中国品牌表现亮眼 2024汽车召回报告:因电池问题召回的新能源汽车29.5万辆 斯巴鲁向新能源转型!新款森林人搭全新混动系统,续航超1000Km 理想“平替”?国家队出手,东风奕派eπ008成车市黑马,年前购车首选! 三十多万买C级豪华车,为何我选择放弃5系和A6L呢? 小鹏MONA M03到底怎么样?别光听4S店说,看看这5位车主怎么说 年末购车看榜单,长安CS75PLUS 12月热销28098辆车市正当红 传祺全新SUV将上市,车宽近2米,外观很霸气,综合续航超1000km 续航400公里承载力提升30%的纯电轻卡,零米小钢炮平替柴油3.0 降至19万起,配2.0T+7DCT,轴距2908mm,奥迪A4L适合抄底吗? 深度体验领克09:要操控有操控,要动力有动力,而且还省油! 12万元能买到的第十一代索纳塔,值得入手吗? 深度体验星纪元ET四驱增程版,亏电油耗5.9L,你会选择它吗? 智界销量的二次起飞,R7增程版能否勇担大任? 人人都说“萤火虫”的丑,却忘了技术旗舰—蔚来ET9 奥迪式前脸,比亚迪汉同款尾灯!奇瑞风云A8L改款换面大升级 吉利银河E5为何能火?上市20天卖出1万台,4个月更是卖出了6万台 2026款现代帕里斯帝亮相!2.5T混动,动力强油耗低,轴距加长50mm 观致汽车股权遭冻结,奇瑞及外方股东共37.7亿资产被锁三年 华为与赛力斯四年合作:创新与坚持引领新能源汽车新模式 车企成为CES 2025新主角!在智能座舱外,还有哪些看点? 星舰7上市13天交付破10000台,好车不止省油! 岚图汽车蒋焘:中国消费者最敢于尝鲜,所以新产品在中国落地速度最快 初代选手只剩四家,明年新势力只会更惨烈